▼本文作者▼
在抑郁症的治疗征程中,我们常将过程比喻为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这意味着,成功的治疗不仅需要快速控制急性期的症状,更关键在于如何赢得长期维持治疗的胜利,有效防止复发。在这个过程中,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稳定性是两大核心支柱。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种在维持期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的剂型——一周一片的氟西汀周制剂。
迷茫别停下,续航有办法
本期"续航专家"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副主任医师黄常荣:
维持治疗:"长治"才能"久安"
许多患者在经过数月的急性期治疗后,感觉症状大为缓解,便容易产生"病已痊愈,可以停药"的想法。然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种有显著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
急性期治疗好比扑灭了一场森林大火(控制明显症状),但地表之下可能仍有暗火(神经功能的脆弱性)。维持治疗的目的,就是持续提供"防护",防止暗火复燃,直至大脑功能真正恢复稳健。擅自停药导致的血药浓度剧烈波动,极易打破脆弱的平衡,导致病情反复。每一次复发,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会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因此,国内外治疗指南普遍推荐,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应持续治疗 6-12 个月;对于多次复发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数年甚至终生的维持治疗。
氟西汀周制剂的药理基石:长效的"战略储备"
氟西汀周制剂之所以能实现"一周一片",并非简单的剂量叠加,而是采用了特殊的肠溶包衣技术。这是一种"科学的设计"。药片进入体内后,并不会在胃中迅速溶解,而是到达肠道后才缓慢释放吸收。这种设计使得药物在一周的时间内,能够持续、平稳地向血液中补充氟西汀,与它的长半衰期特性珠联璧合,共同在体内构建了一个异常稳定的血药浓度平台。
疗效稳定性优势的具体体现
1、极致的生活便利性与依从性提升
这是最直观的优势。将全年 365 次的服药动作减少至 52 次,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记忆负担和心理负担。患者不再需要每日纠结于"今天吃药了吗?",可以从"病人"角色中更好地解脱出来,专注于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生活节奏快、经常出差或记性不好的患者而言,这种便利性直接转化为了治疗依从性的质的飞跃。而依从性是维持治疗成功的第一要素。
2.、超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期末现象"
即便每日坚持服药,传统剂型在一天内也会存在血药浓度的波峰和波谷。有些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在下次服药前(波谷时)感受到情绪的细微波动,俗称"期末现象"。而周制剂通过其缓释技术,实现了一周之内血药浓度的波动极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情绪和症状的持续平稳,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药浓度波动带来的情绪起伏。
3、显著降低因漏服导致的复发风险
在长达数年的维持期内,几乎无人能保证绝对不漏服一次药物。每日一次的方案,一旦漏服,血药浓度会随之下降。而周制剂因其巨大的"储备"和长半衰期,偶尔延迟一两天服药,对整体血药浓度的影响微乎其微 **,不会引起功能的骤然失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缓冲地带",极大降低了因偶然漏服而前功尽弃、导致复发的风险。
4、减轻心理暗示与病耻感
每日服药的行为本身可能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不断提醒患者"我是一个需要天天吃药的病人",无形中可能加重病耻感和心理负担。改为每周一次后,治疗变得更像是一个常规的健康管理习惯(如每周吃一次维生素),而非"每日治病",有助于患者从心理上真正回归正常生活,促进康复。
心灵小感冒,专家来支招
一周一片的氟西汀周制剂,是现代精神药理学智慧的结晶。它巧妙地利用了药物自身的特性,通过剂型创新,将长期维持治疗中最棘手的"依从性"和"稳定性"问题化繁为简。它为康复路上的患者筑起了一道便捷、平稳、可靠的"稳定防线",让赢得抑郁症这场"马拉松"的胜利变得更加可能。如果您正处于维持治疗阶段,并与每日服药带来的困扰作斗争,不妨与您的主治医生深入沟通,评估周制剂是否正是您需要的"神兵利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 / 资讯 /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作者介绍
黄常荣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 身心医学科⼀区副主任
简介: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分会第⼆届委员会委员
赣州市医学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科分会第⼀届委员会委员
赣州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协会第⼆届理事会理事
擅⻓ :
焦虑症、抑郁症、心境障碍、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厌学及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的诊断及治疗。心理疾病评估及儿童⻘少年发育评估。 从事精神卫生⼯作⼗余年,曾在北京、南京、上海、湖南、深圳等地参加专业培训班,在心理疾病的评估、诊断、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省、市级课题数项,发表省级及国家级文章近十篇。
RECOMMEND
正规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