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泰和新材公告宣布,拟以1.5亿元收购烟台黄渤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烟台泰达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此次收购的转让方黄渤海投资发展集团是泰和新材控股股东国丰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因此属于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泰达新材料产业园区定位于特种纤维下游应用产业园,主要面向安全防护、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建设特种纤维纱线、面料、复合材料、绝缘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相关项目。
泰和新材表示,本次收购事项完成后,公司将从原先向关联方租赁生产用厂房及土地的模式,转变为自主持有相关资产,从根源上减少此类关联交易。
2024年,泰和新材营业收入39.29亿元,同比微增0.1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减少73.12%,是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滑。今年上半年,泰和新材归母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继续下降77.58%。
除了盈利能力下滑,泰和新材的运营效率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77天、91天、117天、14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8天、140天、24天和35天,双双呈现显著上升之势。
根据公告信息,本次收购的标的烟台泰达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黄渤海投资发展集团(泰达产业园母公司)资产总额6.88亿元,净资产6.68亿元;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15.83万元,净利润为-87.86万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黄渤海投资发展集团资产总额6.87亿元,净资产6.67亿元;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32.30万元,净利润-96.22万元。这些数据显示该园区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泰和新材目前的现金流状况也十分紧张。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91亿元,同比减少9.4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2亿元,同比减少20.02亿元,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6亿元,虽然较上年同期的-18.46亿元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负值状态。
在这种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却要拿出1.5亿元收购亏损资产,这一决策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泰和新材的主要业务包括氨纶、芳纶和芳纶纸三大板块。2024年,氨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在投资者调研中,公司承认氨纶产品的毛利率为负百分之十几。公司氨纶年产能为十万吨,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能均为1.6万吨。
受终端需求增长不足的影响,国内外芳纶生产厂家为维持市场份额,纷纷以订单为核心展开激烈角逐,价格竞争激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在主营业务疲软、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动用宝贵现金收购亏损资产,这一决策背后是否涉及更深层的考虑,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正规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