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立)8月25日晚间,全球植物提取行业龙头晨光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5.33%。
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影响,多数植物提取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受益于销量增长,公司天然色素、香辛料、营养及药用类等植提类产品实现收入增长9.47%,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恢复,毛利率同比提高3.43%。
多产品矩阵夯实增长基石
晨光特色坚持多品种发展模式,让公司在打造大单品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核心能力,利润增长点逐步增多。
此前公司董事长卢庆国曾对记者表示,植物提取行业的特点就是单个产品的市场规模都不太大,比如辣椒红色素,全世界每年的市场规模也就20亿元人民币左右,不像钢铁、汽车是万亿级的大产业。植物提取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多挖掘有潜力的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晨光生物已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产品涵盖天然色素、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天然营养及药用提取物、天然甜味剂、保健食品、油脂和蛋白六大系列上百种品种。
分产品看,今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主力产品营收稳步增长。其中,辣椒红色素销量达6367吨,同比增长43%。公司积极拓展应用型产品市场,推出适用于火锅、裹粉、辣条等场景的专用产品,相关产品占比持续提升。辣椒精销量1536吨,同比增81%,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叶黄素市场仍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价格持续低位。公司通过优化原材料结构、推进海外基地建设及推广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报告期内,饲料级叶黄素销售超2.1亿克,同比微增;食品级叶黄素销售3125万克,同比增长约22%。
在香辛料业务方面,公司核心产品花椒提取物销量逆势增长约23%,胡椒、孜然、生姜等提取物也保持健康发展。甜菊糖苷实现收入超1.6亿元,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副产品异绿原酸钠获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成为动保板块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近年来,晨光生物积极发展营养药用提取物业务,报告期内,该板块业务销量增长约49%。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棉籽类业务受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影响,经营环境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棉籽类业务实现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7%,同比扭亏为盈,带动公司业绩显著改善。
技术优势驱动业绩跃升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上半年,晨光生物继续大额投入研发,研发投入1.12亿元,同比增加134.55%。
半年报显示,公司重点开展了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改进、甜叶菊综合利用、万寿菊综合利用、姜黄素制备工艺改进、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及提升、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应用型产品开发项目、微囊产品开发项目、微囊粉产品开发等项目。
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超临界精馏技术小试平台搭建,建立了生物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菌种筛选和培养、工程菌构建技术体系。发挥前期搭建的制剂技术平台优势,持续开发高值化制剂产品,针对合成色素的常用场景开发相应的替代产品,助力天然色素对合成色素的替代。公司还积极对接国内外优秀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多个研发项目。
截至目前,公司已掌握超声提取、低温提取、结晶及色谱分离、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亚临界萃取、微囊制剂等主流提取技术,提取得率不断提高。通过对溶剂回收工艺进行持续改进,使吨料消耗溶剂由原来的300公斤降低至3公斤,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创新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除首创复合溶剂同步提取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精技术外,万寿菊同步提取叶黄素和QG(槲皮万寿菊素)、甜叶菊同步提取甜菊糖和CQA(绿原酸)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应用。
全球布局提升原材成本优势
半年报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在国内已通过“协作种植”的经营模式,在新疆、云南等原材料优势产区建立核心产品种植基地和生产线,有效保障优质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定期召开供应商大会,共享公司资源,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
近年来,晨光生物还积极发展国际化战略,凭借多年积累的原材料供应管理经验,前瞻性布局全球优质原材料资源。
公司在印度优质辣椒、万寿菊产区设立子公司,丰富公司优质原材料供应资源。在赞比亚设立子公司进行多种原材料试种,在前期试种效果较好的情况下,逐年扩大种植规模,积累种植数据,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储备资源。
“相对国内来说,国外优势区域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劳动力占比较大的原料降低成本存在很大优势。长远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缅甸、印度、赞比亚等国外原料战略基地建设,提高原料成本优势。”近期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
正规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